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教师风采

深谷幽兰吐芬芳 匠心育人谱华章——记计算机工程学院李亚琴老师

来源: 组织部(人事处)、计算机工程学院
时间: 2025-08-30
访问量:

  不张扬,不喧闹,李亚琴老师恰似静谧深谷里的幽兰,在教育的天地间默默吐露芬芳。她扎根职教一线,以党员教师的赤诚之心和实干精神,在产教融合的浪潮中勇立潮头,在校企合作的沃土上精耕细作,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倾注心血,助力一批又一批学子收获知识的硕果,成长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栋梁之材。

  

  深耕产教融合,架设人才成长“立交桥”

  作为软件与媒体技术系的系主任,以及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带头人,李亚琴同志深知职业教育必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。她不断尝试各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,带领团队,大胆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路径,将政府、行业、企业、学校的优势资源拧成一股绳。  

  在她的推动下,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创新构建了订单班、现代学徒制、企业学院、校企双师基地、企业冠名工作室等丰富多样的育人平台。师资队伍是育人的关键,李老师着力打造了一支专兼融合的教学团队。她积极引入企业一线资深技术骨干走上讲台,将鲜活的行业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;同时,大力推动校内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,提升“双师”素质,让课堂与生产一线无缝衔接。

  深化校企合作,打造协同育人“强引擎”

  李亚琴老师坚信,真正的技能人才必须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锻造。她凭借一股韧劲和真诚,带领专业团队与苏州34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,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

  在教学内容上,她敏锐捕捉技术前沿,在夯实学生传统动画制作技能的基础上,引入AI辅助设计、引擎交互技术等新内容,形成了“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”与“前沿技术应用创新”并重的特色培养体系。她将企业的真实项目、鲜活案例引入课堂,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实际生产流程。校企共同开发教材,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“双师”联手指导学生参与横向项目,真正实现了“入校即入职”的育人愿景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在李老师及其团队的精心培育下,动漫专业学生不仅在国家级、省级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累计斩获60余项大奖,锤炼了过硬的实践能力,更以扎实的技能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极高的就业率、专业对口率,源源不断地为苏州蓬勃发展的动漫产业输送着高质量的生力军。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因此获评“苏州市优秀新专业”,成为服务苏州“动漫+文化”产业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人才基地。李老师更是将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视为瑰宝,积极探索“文化解码×技术赋能”的路径,带领学生赴江村、舟山核雕村实地采集素材,引导学生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,为讲好苏州故事贡献动漫力量。

  情系教育一线,甘做学生成长“点灯人”

  在学生们心中,李亚琴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严师,更是发掘潜能、点燃梦想的引路人。她的课堂充满活力,更充满关爱。她有着一双慧眼,精准识别出有潜力的学生。对于这些学生,她倾注了更多的心血,通过精心推送学习资源、安排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重点培养、联系企业导师进行“双师”指导等方式,实施个性化精准培育。从最基础的技能打磨,到创新思维的激发与项目实战的锤炼,李老师总是耐心细致,全程陪伴指导。


  她深知竞赛是检验和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舞台,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指导学生备战,学生们在各级大赛中频频获奖,背后凝聚着她的智慧和汗水。她本人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精进,在江苏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、微课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,以身作则,为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。

  恪守党员本色,勇担行业社会“责任田”

  李亚琴多次受邀承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、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长、“一带一路”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裁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职业技能大赛专家组长等重要任务。在执裁过程中,她始终秉持严谨细致、公平公正的原则,为赛事的高质量运行保驾护航,为动漫行业精准选拔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,推动行业蓬勃发展尽自己一份力。

 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李亚琴同志始终不忘服务社会的责任。她积极投身公益科普活动,先后走进苏州市南环实验小学、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等学校,为累计超过6000名中小学生带来了题为《VR/AR——足不出户看世界》的精彩讲座。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直观的演示,向孩子们展示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医疗、军事、文物保护、工业、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奇妙应用和广阔前景。这些公益讲座,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,也帮助同学们完成职业体验,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数字素养。


  这只是起点,李亚琴老师将不断拓展视野,继续创新,开拓更多大型企业和优质岗位,为动漫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她的故事展现了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创新,同时也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职业教育一线的生动体现。